速递!2025版GB4789.3/GB4789.30/GB4789.38标准修订亮点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17
好消息!好消息!大家期待已久的《GB 4789.3-2025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38-2025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GB 4789.30-2025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终于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发布了,新标准修订内容不仅体现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趋势,而且使标准方法操作和结果报告处理更加灵活简单又快捷。为了方便大家快速清晰地了解这些新变化,小编梳理了一下这三个标准修订内容的亮点,具体见下表:
标准 | 修订内容 |
---|---|
GB 4789.3-2025 大肠菌群计数 | 亮点一、创新:增加了大肠菌群测试片法,并明确测试片应以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为阳性结果判断依据,且性能符合 GB4789.28 中相关培养基的质量要求。 |
GB 4789.30-202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 亮点一、与国际接轨: “注1:一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 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的晕圈不明显甚至没有晕圈。还有一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 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的晕圈出现得比较迟缓,有时需要 4d 以上才出现。 |
GB 4789.38-2025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 亮点一、与国际接轨:参考 ISO 方法和经起草组验证,将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中复发酵阳性管划线分离培养基 EMB 和平板计数 VRBA-MUG 修改为“ 胰蛋白胨胆盐 X-葡萄糖醛酸苷(TBX)琼脂 ”,菌落观察更加直观清晰。并删除了 MPN计数法“ 靛基质试验、MR-VP试验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对分离平板上可疑菌落进行鉴定的内容,检验时长缩短至少 24h。 亮点二、严谨: 1)删除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检验原理,并注明“ 绝大多数大肠埃希氏菌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但大肠埃希氏菌O157 等菌株没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另外,肠杆菌科内一些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菌株也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2)本新标准 MPN法中新增“ 对贝类及产品采用每个稀释度接种 5管 LST肉汤的方法。”并且新增相应“ 附录C 贝类及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最可能数(MPN)检索表”。 3)MPN计数法 初发酵试验阳性结果描述由“ 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 ”修改为“ 小倒管或产气收集装置内有气泡产生,或轻轻振摇 LST肉汤管可见试管内有细密气泡不断上升者,判断为产气”,更加详细明了。 |
最后,环凯微生物为助力各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轻松应对新标准更新带来的工作量和挑战,现已整理出相应产品解决方案供选择(见以下列表)!
![]() |
培养:36°℃,培养24h 判读:含有四氮唑指示剂,菌落为红色,发酵乳糖产酸(黄色酸环)和产气(伴有气泡)。 |
![]() | ![]() |
CRM019 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单增菌落:蓝绿色光滑规则小菌落,周围有乳白色脂肪沉淀环) | CRM018A/CRM018 胰蛋白胨胆盐X-葡萄糖醛酸苷(TBX)琼脂培养基(大肠埃希氏菌菌落:蓝绿色) |
GB4789.3-2025 大肠菌群计数产品解决方案
GB4789.30-202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产品解决方案
GB4789.38-2025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产品解决方案